西部決策網(wǎng)訊(張宏偉)作為陜西土生土長的人,都對饸饹面不是很陌生。饸饹面在城市和農(nóng)村,都有它們的身影。饸饹面是中國漢族的一款傳統(tǒng)面食小吃,饸饹面是一款獨特的面食小吃,是北方地區(qū)非常有名的風味小吃。北方許多地區(qū)都可以看到饸饹面的存在,當?shù)厝艘彩欠浅O矏鄣?。陜西地區(qū)各有特色的饸饹面,吃法也不大相同。而我今天呢!給大家說的是關中邊緣,渭北高原北部,黃土高原的南邊的山城銅川。
銅川是個山城,地理環(huán)境限制了城市的發(fā)展。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就是這樣的地方照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人文文化,飲食文化,這里普遍都是山,地溫差也大,農(nóng)作物的成長也受到影響。小麥和玉米生長的周期也很長,小麥和玉米是這里常見的農(nóng)作物。
面食,就在這里百花齊放,形式多變,面食在這里展現(xiàn)的淋漓盡致。饸饹面,就是這里比較典型的面食。玉米、小麥把他們磨成粉,也是最適合做饸饹面的主要材料。
饸饹面,不是什么時間都能吃到的。在農(nóng)村也是紅白事上,才能遇到的稀罕飯食。而在我童年時光,閑暇無事,來到銅川郊區(qū)、村落,看到它獨特的制作環(huán)節(jié),無不讓人稱奇。一個壓饸饹的床子,橫在農(nóng)村碩大的灶臺上,一口大鍋里翻滾著,往饸饹里澆的湯,香味從灶房飄到小院外,案板上擺放著豆腐切成的片,綠油油的韭菜被切成了末,紅彤彤的辣椒面,澆上燒滾的菜籽油冒著熱氣,讓人陶醉。幾個農(nóng)村老婦,在那里忙碌著,一個燒火、一個和面、一個原地待命清洗著饸烙床子,做著準備。
灶房間蒸汽繚繞,人員穿梭忙碌著。農(nóng)戶院子里,擺滿了桌子和條凳,人流涌動的小院,成為了小村的中心,老人、婦女、莊稼漢在那里,有蹲著、有站著、有坐著的,熙熙攘攘在哪里議論著什么,急切等待著主人的招待。
開席的時間到了,饸饹床子發(fā)出吱呀呀的響聲,中年婦女坐在壓桿上,生饸饹面從床子里,一點點被擠壓出來,另一個老婦用長長的筷子攪動著、翻滾在開水里的饸饹面。不一會兒,出鍋了,準備好的碗在那里等待著。和她一起配合的老婦往碗里舀湯,準確無誤,向碗里丟幾塊豆腐,撒一把韭菜末,舀一勺辣子油。年輕的后生們,來到這家?guī)兔?,端著托盤,玉米面和麥面混合躺在往里,白白的幾片豆腐、綠油油的韭菜末,紅彤彤的辣子浮在湯上。香味撲鼻勾引著食客的口水。等待的人們迫不及待的涌入到小院,坐到條凳上,等待著主人把饸饹面端到桌子上。
人們靜靜地等著這個時刻的到來,一碗碗饸饹面擺在桌在上,空氣在此刻停止了久違的味道讓大家陶醉。
靜止的空間,一瞬間打破了,看著吃像百態(tài)的人們,我由衷的笑了。
腦海像放電影一樣,童年的往事像打開閘門一樣,往日的的一些瑣事就涌了出來。現(xiàn)在人已過中年,生活條件也好了,走在銅川的大街上,隨處都能看到饸饹面館。每次路過,都會光顧一下,來上一碗,享受一下童年時代的美食。
作為一個美食探秘者,我總想搞清它的來龍去脈,找“饸饹”的緣由,也是偶然間看到關于:查閱了《辭海》中關于“饸饹”的定義,解釋為:“北方一種用蕎麥面軋成的食品,參見‘河漏’。而對河漏的解釋則是:“即饸饹,北方一種面食。王楨《農(nóng)書-蕎麥》:‘北方山后,諸郡多種,治去皮殼,磨而為面......或作湯餅,謂之河漏。”王楨是元代一位農(nóng)學家,他的農(nóng)學專著《農(nóng)書-蕎麥》中還有一句話,《辭?!飞蠜]有提及:“以供長食,滑細如粉。”也就是說,饸饹即是過去的“河漏”,外觀滑滑細細像粉一樣,在那時是一種家庭自己制作食用的食物,就像今天家里做的搟面條一樣平常。
傳說,清朝康熙年間,康熙皇帝指專人對全國風味小吃進行統(tǒng)計上報,而"河漏"也被作為其中一種上報朝延.一天,康熙尋吃名吃時,看到“河漏”,因其名字古怪而引起注意,隨命人做好食之。吃后對其獨特的風味贊不絕口。但因名字“河漏”之諧音與治理河道不協(xié)調(diào),心中不快,揮筆把“河漏”改為“饸饹”。
后來才知道,饸饹的來歷,滿足了我的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