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勉縣征集撤縣設市市名 這5個候選市名都有來歷
勉縣在今年7月通過勉縣人民政府網和勉縣外宣網向社會進行公開征集撤縣設市的市名,并聘請了4名多年從事勉縣歷史研究、知識淵博的文化名人組成專家評審組,對征集到的市名進行了初審。
經勉縣撤縣設市領導小組研究,現(xiàn)對群眾意見集中、推薦人數(shù)較多的5個市名再次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建議,以便最終確定勉縣撤縣設市市名。本次征集民意時間截至12月12日,要注重體現(xiàn)勉縣歷史底蘊、文化傳統(tǒng)、區(qū)位特色和社會特征等。
5個候選市名都有來歷
目前,參與評審的候選市名共有5個,包括:
1、定軍山市;2、沔(miǎn)水市;3、定軍市;4、沔州市;5、武侯市。
據(jù)悉,“定軍”二字的來歷,是因為勉縣城南有定軍山,城北有天蕩山,城西有古陽平關,為古代兵家必爭之地。特別是定軍山,諸葛亮曾鑄“定軍鼎”埋于漢川。“沔”字的來歷,是因為勉縣原名“沔縣”,因沔水而得名。“武侯”二字的來歷,是因為諸葛亮生前被封為“武鄉(xiāng)侯”,武侯墓、武侯祠等三國文化是勉縣最重要的文化基因,且勉縣武侯祠是唯一一座由蜀國后主劉禪下詔修建的祠廟,比成都武侯祠早建約50年,因而有“中華第一武侯祠”之稱,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定軍山、沔水更多是文化符合
按要求,市名命名原則要符合國家法律和國務院《地名管理條例》的規(guī)定;不以人名命名,不得用外國地名命名;不以著名的山脈、河流等自然地理實體名稱作行政區(qū)域專名;自然地理實體的范圍超出本行政區(qū)域的,亦不以其名稱作為本行政區(qū)域專名。不應和其他市同名,并避免同音或者近音;地名用字、讀音必須準確規(guī)范,避免使用生僻字、歧義字,字數(shù)一般不超過4個字。
勉縣有關部門負責人就本次進行公開征集活動的一些疑問進行了解答,他表示,現(xiàn)在定軍山、沔水雖然看起來是地名、河流名稱,但更多是文化含義。
“定軍山是勉縣特有的地理標識之一,2014年被評為漢中十大文化符號之一。以三國時蜀漢大將黃忠同曹魏大將夏侯淵定軍山之戰(zhàn)而聞名,有“得定軍山則得漢中,得漢中則定天下”之美譽;我國第一部電影即是《定軍山》,因此勉縣也被中國電影基金會授予“中國電影之鄉(xiāng)”;另外,勉縣因沔水而得名,早在從東漢時期到隋開皇時期共近四百年歷史都叫沔陽縣,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作為文化符合,因而以定軍山、沔水命為城市名也是符合規(guī)定的。”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定軍山市”的呼聲較高,但仍需按程序公開征集。目前,申報工作正在依照程序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