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途還是會下車,繼續(xù)旅行的。
雪夜,杭州警方在一處待拆遷房屋中發(fā)現(xiàn)一名凍得瑟瑟發(fā)抖的小伙子,在對其救助過程中發(fā)現(xiàn),他兩年內(nèi)被全國各地的救助站救助過234次。他表示,自己想游遍全國,每到一個地方,沒錢了就以“驢友”的名義乞討,討不到錢就住橋洞、廢棄工地,連飯都吃不起的時候就去救助站。救助站幫他買好回老家或上級城市的車票后,他常在中途下車,已到過60多個城市。
年紀輕輕的小伙子,不工作不賺錢,卻一心想著“窮游”全國,哪怕住橋洞、廢棄工地也樂意,家里有媽媽有哥嫂,因為好吃懶做不聽勸,就離開老家,過年也不回……這樣的人,說實話真是病得不輕,與其說他是中了“窮游”的毒,不如說是懶慣了,所以才將其人生追求降低到了動物層面。還有另一種可能,就是他和家人有什么深仇大恨,要以游遍全國的名義去浪跡天涯?
最可氣的是,杭州救助站決定為其提供回家的車票,臨走前他卻對民警說,還是會中途下車,繼續(xù)旅行。他倒是很老實,這就讓人更加氣憤了。因為這樣的救助等于是無效的,救助站履行規(guī)定程序,對他而言,恰是可以利用的漏洞。說白了,這就是在碰救助制度的瓷,兩年內(nèi)接受各地234次救助站的救助,無非是為了混幾頓免費的飯食,拿一張繼續(xù)旅行的免費車票。
很多人說一個人兩年被救助234次,明擺著是浪費了寶貴的救助資源。確實,救助制度好像成了養(yǎng)懶漢制度,花救助站的錢,滿足自己的“窮游”,這樣的行為應該被譴責。但問題是,好像也沒有規(guī)定,一個人多長時間內(nèi)只能被救助多少次,雖然各地救助站自己有“短期內(nèi)不得重復救助”的規(guī)定,但人家不在一個地方求助,別處救助站似乎也沒道理不救。
問題的關(guān)鍵還在于,救助他固然有被碰瓷的嫌疑,但若不救助,出了問題甚至鬧出了人命,救助站必定會吃不了兜著走,到時候,輿論也不會站在他們這一邊,因為生命至上。事實上,類似這樣專門“吃”救助站的人,各地救助站經(jīng)常遇得到,多數(shù)情況下都拿他們無可奈何。而像杭州警方發(fā)現(xiàn)的這名“窮游”者,雪夜里在待拆遷房屋中凍得瑟瑟發(fā)抖,更屬必須救助的范圍。
某種意義上,明知道是做無用功,明知道是被碰瓷,各地救助站還是會一次又一次地救助,固然是現(xiàn)實的無奈,其實也是人性的溫情。會不會有更多的“窮游族”,學這個年輕人的套路,碰救助站的瓷,免費游遍全國?我覺得不會。畢竟,正常人都懂得要自己賺錢養(yǎng)活自己和家人的道理,但凡還有點人生追求,也不至于把浪跡天涯當做人生目標。
不過,在具體救助方式上,倒是有一些可以改進之處。明知道他會中途下車,給他買票回家就是浪費,也許這個小伙子更需要接受心理治療。年紀輕輕的,有胳膊有腿,在任何城市找個力所能及的工作,都是非常容易的。關(guān)鍵是,他得意識到該對自己負責,“窮游全國”不是放縱自我無所事事的代名詞。如果真是那么愛旅游,還不如去考個導游證,干導游挺合適的。(斯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