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矛盾是指在社會轉型的背景下,由于利益分配格局變化引起的不同社會群體之間對立、摩擦、沖突的一種互動過程與社會現象。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是:人們怎樣看待社會矛盾,采取何種方式解決社會矛盾,又有怎樣的需求和行動意向?
鑒于此,近年課題組以社會矛盾為主題,在全國九市開展了一項大規(guī)模的問卷調查。問卷調查采取多階段分層抽樣方法,共計發(fā)放問卷1835份,回收有效問卷1717份,有效回收率為93.57%。本文基于這一調查數據的分析,嘗試對上述問題做出回答。
居民對社會矛盾發(fā)生、發(fā)展狀況的基本看法較為理性
1、居民對當前社會矛盾有冷靜的判斷,對未來遭遇社會矛盾的可能性有比較理性的認識。
調查結果顯示:(1)受訪居民對“當前我國社會矛盾的發(fā)生頻率”的看法持憂慮態(tài)度(比較多、非常多)的有38.60%,持中間態(tài)度的有35.11%,持樂觀態(tài)度(比較少、非常少)的有26.29%;(2)受訪居民對“當前我國社會矛盾的激烈程度”的看法持憂慮態(tài)度(比較嚴重、非常嚴重)的有24.59%,持中間態(tài)度的有46.73%,持樂觀態(tài)度(比較輕微、非常輕微)的有28.62%;(3)受訪居民對“自己或家人遭遇社會矛盾的可能性”的看法持憂慮態(tài)度(比較嚴重、非常嚴重)的有6.78%,持中間態(tài)度的有26.05%,持樂觀態(tài)度(比較輕微、非常輕微)的有67.17%。總的來說,受訪居民對當前社會矛盾的基本判斷是冷靜的,對未來遭遇社會矛盾可能性的認知是比較理性的。原因之一在于地方政府大力推進矛盾排查和矛盾化解等工作,及時有效地預防和解決了大量的矛盾,降低了新的矛盾的增長。
2、居民對目前社會矛盾狀況的判斷較為樂觀,而對未來社會矛盾的發(fā)展狀況有所擔心。
調查結果顯示:(1)受訪居民對目前社會矛盾發(fā)展狀況的判斷較為樂觀。與5年前相比,雖然仍有22.20%的受訪居民認為更嚴重了,有20.85%的受訪居民認為沒有改善,卻有41.00%的受訪居民認為當前社會矛盾的狀況是減弱了,同時還有15.89%的受訪居民對社會矛盾的發(fā)展趨勢表示不清楚。(2)部分受訪居民對未來社會矛盾的發(fā)展狀況有一定擔心。未來3-5年,雖然有17.35%的受訪居民認為社會矛盾將會減弱,但是仍有27.45%的受訪居民認為會保持穩(wěn)定,有27.28%認為將會更嚴重,同時還有27.80%的受訪居民對社會矛盾的發(fā)展趨勢表示不清楚。
居民所遭遇的社會矛盾以經濟利益類矛盾為主,呈現出多元化、城鄉(xiāng)分化的特征
1、過半居民遭遇過一類或幾類社會矛盾,類型多元化,主要涉及直接的現實利益。
調查結果顯示,57.89%的受訪居民遭遇過形形色色的矛盾。其中,只遭遇過一類矛盾的有28.96%,遭遇過兩類矛盾的有26.44%,遭遇過三類矛盾的有22.91%,遭遇過四類及以上矛盾的有20.78%??梢姡斍吧鐣馨l(fā)生的類型較多、數量較大,牽涉的社會成員數量較多。從遭遇的矛盾類型來看,受訪居民所遭遇的10類主要矛盾分別是:環(huán)境矛盾(33.40%)、就業(yè)失業(yè)矛盾(25.63%)、社會治安矛盾(22.81%)、醫(yī)患矛盾(20.89%)、鄰里糾紛(19.78%)、社會保障矛盾(19.78%)、拆遷矛盾(19.98%)、征地矛盾(19.58%)、勞資糾紛(19.37%)、官員貪腐矛盾(12.92%)。發(fā)生比例排名靠前的環(huán)境矛盾、拆遷矛盾、征地矛盾等,均是涉及人們直接的、現實利益的糾紛,矛盾沖突的主體具有群體性特征。
2、城鄉(xiāng)居民遭遇的社會矛盾既有重疊又有差異,環(huán)境矛盾是最大的社會矛盾。
調查結果表明:(1)城鄉(xiāng)居民的社會矛盾遭遇具有高度的重疊性。城鄉(xiāng)社區(qū)居民所遭遇的前10類主要社會矛盾基本上是一致的。位居第一的環(huán)境矛盾是城鄉(xiāng)社區(qū)所共同面臨的最大的社會矛盾,也是各類矛盾中增長最快的矛盾。(2)城鄉(xiāng)居民的社會矛盾遭遇具有一定差異。從社會矛盾的排序而言,城鄉(xiāng)居民的社會矛盾遭遇在勞資糾紛、鄰里糾紛、征地矛盾這三類的排序上有所差異。在城市社區(qū)中,人們遭遇勞資糾紛的比例高于鄰里糾紛和征地矛盾,而在農村社區(qū)中則是鄰里糾紛的發(fā)生比例高于征地矛盾和勞資糾紛。
依法維權是多數居民的普遍意愿,且對在自己遭遇矛盾時獲得幫助持樂觀態(tài)度
1、依法維權是多數居民的普遍意愿。
調查結果表明,61.74%的受訪居民贊同家人遭遇矛盾糾紛時采取法律途徑維權,18.69%的受訪居民持“一般”的態(tài)度,19.33%的受訪居民則表示不贊同。而對于上訪、靜坐等維權途徑,只有20.32%的受訪居民贊同,23.13%的受訪居民持“一般”的態(tài)度,有高達56.36%的受訪居民表示不贊同。意愿上對依法維權的肯定是大多數受訪居民的態(tài)度,也反映出多數受訪居民具有的法律意識。
2、大部分居民認為當自己遭遇社會矛盾時會得到他人的幫助。
面對矛盾糾紛,個體往往難以有效應對,因此需要借助其他力量解決問題。在遭遇過矛盾糾紛且得到過他人幫助的受訪居民中,大部分的受訪居民得到過“親朋好友、熟人老鄉(xiāng)”(87.8%)的幫助,其次是得到過“村(居)委會”(59.64%)的幫助,再次則是得到過“工作單位”(41.79%)和“社會力量”(包括社會組織、媒體、律師、記者等)(35.96%)的幫助。從調查結果來看,有過矛盾遭遇者所獲取幫助的對象,體現出從熟人圈到陌生人圈,從非正式力量到正式力量的差序分布。但在解決矛盾的實際過程中,基于人情的社會關系網絡對個體的矛盾解決具有更大的作用。
基于問卷調查數據而得到的結果,我們要尊重這一社會事實:一方面社會轉型中伴生的大量社會矛盾是社會改革的成本或代價,民眾對這些社會矛盾有較為理性、客觀的認識,說明社會治理的水平在不斷提高,民眾的法治素質也在提高;另一方面,確實有許多社會矛盾損傷了某些民眾,引起了部分民眾的憂慮,但也沒有必要夸大這種消極悲觀的看法。社會矛盾為我們提供了改革的新契機與突破點,解決了社會矛盾會使社會不斷前進。(朱力:南京大學社會學院教授 袁迎春:南京大學社會學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