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道:過了臘八就是年。民間流行在臘八那天,喝上一碗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預(yù)示著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對于八寶粥,一直停留在小時候的記憶。每到臘八,媽媽就起個大早,熬上一鍋臘八粥等我們起來喝,那是記憶中最美味的臘八粥了。
1月13日是臘八節(jié)。俗語道:過了臘八就是年。按照中國的傳統(tǒng)習(xí)慣,農(nóng)歷十二月初八,謂之臘八,是春節(jié)前的第一個節(jié)令,民間流行在臘八節(jié)時要喝臘八粥。此后“年味”日漸濃起來,在臘八那天,喝上一碗香甜可口的臘八粥,預(yù)示著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
對于八寶粥,一直停留在小時候的記憶。每到臘八,媽媽就起個大早,熬上一鍋臘八粥等我們起來喝,那是記憶中最美味的臘八粥了。
宋代《東京夢華錄》中記載:“是日,諸大寺作浴佛會,并送七寶五味粥與門徒,謂之臘八粥。”同時期的周密所撰《武林舊事》詳細(xì)記載寺廟熬制臘八粥的食材有:“胡桃、松子、乳蕈、梅、栗之類做粥。” 《燕京歲時記·臘八粥》中的記載更詳細(xì):“臘八粥者,用黃米、白米、紅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紅豆、去皮棗泥等,和水煮熟,外用染紅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松子及白糖、紅糖、葡萄,以作點(diǎn)染。”
沒錯,熱乎乎的臘八粥里,有糧食類、豆類、干果等三類,它們?nèi)际欠N子,是植物最精華的部分,也符合《黃帝內(nèi)經(jīng)》“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之飲食原則。所以說臘八粥是匯聚植物一生從太陽和土地中汲取的養(yǎng)分和能量,用種子的力量溫暖你。
臘八粥的另一個說法,與明太祖朱元璋有關(guān)。朱元璋幼年家貧,在財主家放牛,常常挨打受罵吃不飽飯。某日朱元璋饑餓難耐之際發(fā)現(xiàn)一老鼠洞,扒開后在洞中找到了米、豆、芋艿、紅棗等,他用這些食材煮了一鍋粥,吃得格外香甜。登基后的朱元璋珍饈美味吃遍,某年臘月初八忽然懷念起鼠洞中挖出的糧豆煮成的粥,下旨御廚做出一碗,果然是心中念想的味道。滿朝官員亦效仿,漸漸傳到民間,成為風(fēng)俗。
這個說法戲說的成分更多,和民間流傳的故事如出一轍:饑寒窘困之際,偶得一些常用食材,用簡單的方式烹飪,做出一款新菜。
除了喝臘八粥,北京人還要泡臘八蒜。關(guān)于老北京用醋泡蒜的緣由,有這么一種說法,這還得從“蒜”的諧音“算”字說起。
舊時京城里各家店鋪有在臘月結(jié)賬的習(xí)慣,店主們會查算下這一年的賬目,一般是在臘八這天查算,所以舊京的臘八節(jié)也被稱作“臘八算”。店主們算清債,往往會讓手下帶一小罐臘八蒜送給欠債人,欠債人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因此,為了避免有人來索債,只好吃掉“臘八蒜”來消除晦氣了,這樣也好喜慶過個年。(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