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拍攝的下莊村(無人機照片)。地處秦巴山區(qū)腹地的重慶市巫山縣竹賢鄉(xiāng)下莊村被稱作“天坑村”。多年來,全村人憑借“不等不靠,幸福要自己造”的精神,走出了自己的一條幸福路。曾經,四面絕壁猶如一圈難以跨越的高墻,將下莊人緊緊困在里面。閉塞的交通束縛了人們掙脫貧困和封閉的雙手,阻擋著全村通向文明和富裕的腳步。不甘心“坐井觀天”的下莊人,用生命挑戰(zhàn)懸崖,村民拿著鐵釬和鐵錘,在懸崖上鑿出一條“通天路”,徹底改變了村莊的命運。當?shù)卣群髮ο虑f村的道路進行了加寬、硬化加固,并加裝了護欄。如今,從下莊出發(fā)到縣城的時間縮短到一個半小時左右。通路后,村里的面貌很快發(fā)生了變化。2015年,下莊村完成整村脫貧。如今,下莊村建立了果蔬種植合作社,巫山縣在這里建立了下莊精神陳列館,建成了風貌統(tǒng)一的鄉(xiāng)村民宿,幫助下莊村發(fā)展生態(tài)文旅產業(yè)。曾經的“天坑村”靠著自強不息的精神,道路越走越寬。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下莊村通往外界的公路(7月3日攝,無人機照片)。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7月3日,下莊村黨支部書記毛相林在采摘脆李。當年他曾帶領村民修出一條“通天路”。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7月3日在下莊村拍攝的用于農業(yè)生產的水池。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7月3日,63歲的下莊村村民劉崇英在查看柑橘的生長情況。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7月3日在下莊村拍攝的一家民宿外景。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7月3日,18歲的下莊村村民王守名在中國供銷合作社開設在下莊村的綜合服務社里選購商品。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7月3日,下莊村黨支部書記毛相林(右一)在下莊精神陳列館內講述當年修路的故事。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7月3日,下莊村小學的學生在課間打乒乓球。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
7月3日,26歲的下莊村村民龍云在自家院子里給花澆水。新華社記者王全超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