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在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青海代表團審議現場,一個細節(jié)格外亮眼。
在會議現場,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門源回族自治縣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孔慶菊拿出兩張照片,向習總書記展示了兩種可愛的“貓”。
據記者了解,這兩張照片上的“貓”分別是雪豹和荒漠貓,它們都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兩種“大萌貓”也是祁連山國家公園里的“明星物種”。
↑2019年2月20日,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qū),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雪豹照片。
祁連山是中國版圖上最著名的十二大山系之一,它仿若一座伸向西部荒漠的“濕島”,阻擋著西部荒漠的蔓延,遏制了沙塵暴源區(qū)的形成,生態(tài)屏障作用明顯。
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區(qū)青海片區(qū)總面積1.58萬平方公里,涉及青海祁連山省級自然保護區(qū)、仙米國家森林公園、黑河源國家濕地公園等保護地。
孔慶菊說,過去由于過度放牧開采,森林植被和草場退化,野生動物一度減少?,F在通過生態(tài)治理,祁連山荒山變綠、風沙減少、河水變清。雪豹和荒漠貓歸來,反映出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tài)環(huán)境持續(xù)向好。
↑這是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qū)拍攝到的荒漠貓。宋大昭攝
萌貓爭先“搶鏡”秀“全家福”
2020年7月3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聯(lián)合北京大學開展荒漠貓專項調查時,從野外回收的紅外相機數據中發(fā)現了一組荒漠貓撫育幼崽的珍貴畫面。畫面中一只雌性荒漠貓看著4個“孩子”相互打鬧、嬉戲玩耍,4只幼崽萌態(tài)十足。
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辦公室科研監(jiān)測科負責人高雅月說,這組珍貴的5只荒漠貓同框畫面,拍攝于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qū)內。除荒漠貓外,科研人員還監(jiān)測到白唇鹿、馬鹿、高原鼠兔等珍稀動物。
專家介紹,貓科動物理論上一胎可以孕育2-6只,但由于食物、環(huán)境等因素影響,實際能撫養(yǎng)成功的最多2-3只。此次調查到1只雌性荒漠貓能成功撫育4只幼崽的情況實屬罕見。
除了荒漠貓,搶著“上鏡”秀“全家福”的還有被稱為“雪山之巔王者”的雪豹,五只雪豹同框畫面拍攝于2018年5月,拍攝地點同樣位于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qū)內。
2017年以來,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連續(xù)開展了3年的雪豹調查監(jiān)測工作,結果表明,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qū)雪豹潛在棲息地面積為4172平方公里。
“看到越來越多雪豹個體出現在祁連山,既興奮又驚喜,覺得一切的艱辛都值了!”高雅月說,幾年來,她和同事們全程參與了青海祁連山地區(qū)雪豹監(jiān)測工作。
她說,她們累計布設相機1100余臺次,監(jiān)測范圍5000平方千米,獲得雪豹照片及視頻3000余份,確定雪豹分布點95處,已識別雪豹個體55只。
“通過三年監(jiān)測,青海片區(qū)雪豹監(jiān)測成果豐富,3-4只雪豹同框的畫面多次出現,并攝到全球罕見、國內首次出現的5只雪豹同框視頻。這說明祁連山國家公園內雪豹種群繁殖力較強,區(qū)域內食物鏈完整,生態(tài)系統(tǒng)健康穩(wěn)定。”高雅月說。
↑2019年1月17日,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qū),紅外相機拍攝到的雪豹照片。
國家公園守山人
2018年底,祁連山國家公園管理局正式揭牌,標志著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步入新階段。
如畫的美景是祁連山饋贈給世界的禮物。為了筑牢國家生態(tài)安全屏障,一群人在“負重前行”。
蒙古族漢子才巴圖是祁連山國家公園德令哈管理分局雪山牧場管護站站長。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以來,坐落在甘、青邊界的雪山牧場管護站成為他為之奮戰(zhàn)的地方。
才巴圖說:“高原的深邃,雪山的肅穆、生靈的律動,無一不是自然對于我們的恩賜。對于生在高原、長在高原的我,我們秉持對自然的敬畏,心中永駐綠色希望。”
巡護路上大雪封山是家常便飯,在零下二十攝氏度的低溫里,隊員們嘴里不停地喘著粗氣,他們頻繁擦拭著額頭和睫毛上結成的冰珠,雙足卻要不斷在冰凌亂石中前行。
戈壁小路的通向,小河的流向,哪里會有野生動物頻繁出沒,隊員們了然于心。一本本巡護記錄,一雙雙巡護膠鞋見證了他們走過的崎嶇。
才巴圖說,沒有路,隊員們硬生生走出一條路來,只為內心流淌著守護的熱血與使命。作為管護人員,他們有義務去呵護、去守望這片圣潔土地。
鄭偉國是祁連山國家公園硫磺溝管護站站長,穿著巡護服、佩戴紅袖章、手拿望遠鏡和巡護本是他工作的標配。平日,他們不僅要做好當地森林、濕地、冰川資源的巡護日志,在巡護沿線看到的巖羊、雪豹、藏狐等野生動物也都會一一記錄。
“祁連山是黃河流域重要的水源產流地,我們巡護線路多為山大溝深的地方,有時吃飯都是問題。但夏季看到漫山遍野的金露梅、銀露梅還有杜鵑花,還有不斷壯大的野生動物種群,感到特別開心!”鄭偉國說。
↑這是在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qū)拍攝到的荒漠貓。熊吉吉攝
將祁連山打造成“生態(tài)高地”
生態(tài)興則文明興,生態(tài)之美造就百姓之福。如今“巍巍祁連山,高聳入云端。滔滔黑河水,環(huán)繞松柏間”的和諧畫面正在高原大地徐徐展開。
祁連山國家公園試點以來,政府統(tǒng)籌山水林田湖草系統(tǒng)治理,加強祁連山生態(tài)保護與修復。
54歲的馬玉林家住海北州祁連縣八寶鎮(zhèn)草達坂村,2007年起,他在家附近的一家石棉加工廠當機修工,當時,他們工廠加工的石棉源源不斷地運往湖北、四川等地。
“每天工人的勞動強度還是挺大的,雖然我們那時有著不錯的收入,但是石棉礦還是污染環(huán)境,這對祁連山保護并不是一件好事。”馬玉林說,2014年,他工作的石棉廠被政府關停。
藏族婦女卓瑪家就在原來的石棉廠旁。記者見到她時,卓瑪正包著頭巾擠牛奶,她的奶奶加子格在自家牧場曬太陽。卓瑪說,祁連縣礦產資源豐富,以前開礦,開石棉廠的老板特別多,但這些對牧民生活影響也很大。
“那時,只要石棉廠開工,牧場附近全是灰色塵土。宰殺羊時,羊的腸子里全是石棉渣子,現在經過治理后,我們這里已成了遠近聞名的景區(qū)。”卓瑪說。
距離祁連縣城約10公里的小八寶是該縣山水林田湖草治理的樣板工程。如今,彎彎的河道、涓涓的流水河和遠處的雪山交相輝映,周圍成片的灌木林將這里裝點得格外美麗。
祁連縣山水林田湖草項目管理辦公室副主任郭銀良說,2017年起,該縣投入6.13億元對項目進行綜合治理,從無主礦恢復到破碎景觀治理,從河流綜合治理到周邊農村環(huán)境整治,政府正在盡最大努力還原祁連山原貌。
在對一些礦區(qū)進行關停后,政府用回填方式在原地種上披堿草和冷地草熟禾等,用生態(tài)網箱和防洪措施等對河道進行疏浚,最后再用本地苗木進行綠化,達到“生態(tài)修復”和“再造景觀”的目的。
距祁連山縣城約80公里的野牛溝鄉(xiāng)沙龍灘很多區(qū)域劃入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片區(qū),沙龍灘草場面積達110萬畝。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由于氣候原因和人為活動,這里近90萬畝土地成為退化草場。
2015年起,當地利用祁連山生態(tài)保護建設綜合治理工程和退耕還林還草工程,共投資3682萬元,治理野牛溝鄉(xiāng)退化草場170萬畝,如今植被覆蓋率從10%提高到80%,草場平均高度從5厘米長到50厘米。
為讓自然教育的種子播撒在孩子心里,政府部門和環(huán)保機構多次舉行“花兒與少年”自然教育科考營。祁連縣創(chuàng)建首所“自然學校”以來,師生多次走進“自然學校”,開展“親近自然,放飛夢想,心理減壓”戶外拓展,更多青少年成了“自然的孩子”。
青海省林業(yè)和草原局、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省管理局局長李曉南說:“國家公園是中國向世界展示的綠色名片,祁連山國家公園將堅持以‘生態(tài)保護、生態(tài)科研、生態(tài)文化’三大高地建設為統(tǒng)領,積極推進地球‘第三極’保護,為打造青藏高原生態(tài)文明高地貢獻力量。” (來源/3月9日《新華每日電訊》 文/記者李琳海)